白皮書

實惠且全面的 3D 堆疊晶粒元件可測試性設計

藍色調的弧形半導體晶圓圖片

在晶粒尺寸方面面臨製造限制的高階半導體產品開發商正在投資 3D 堆疊晶粒技術。這些高階設計已將目前的可測試性設計 (DFT) 解決方案推向極限,管理工具運作時間、晶載面積需求、測試向量數量和測試時間已讓設計人員吃不消,

他們又如何能管理 3D 堆疊晶粒元件的 DFT 呢?

本白皮書概述了如何將 DFT 解決方案擴充到三維,以針對上述問題提供實惠且全面的解決方案。

3D 堆疊與封裝是改善 SIP 技術的重要環節

設計的尺寸和複雜度不斷大幅增加,2D 封裝測試存取所能使用的 I/O 也減少了。隨著測試 IO 變少、晶粒尺寸變大,現今對測試生成運算資源的需求大幅提升。這些因素的疊加使得更難滿足覆蓋率、良率、功耗和互連測試需求。

3D 晶粒堆疊與封裝是改善系統級封裝技術的重要環節。3D 晶粒堆疊方法雖然很多,但其目標都是使用尺寸小且良率高的晶粒進行垂直堆疊。這種策略可減輕大型 2D 或 2.5D 元件面臨的許多測試挑戰。

可測試性設計 3D 堆疊考量因素

雖然從 2D 空間來看,晶粒層級測試基本保持不變,但 3D 堆疊中晶粒間的測試呢?3D 堆疊封裝需要進行晶粒間 (D2D) 的互連測試,並重新執行已知合格之晶片 (KGD) 測試,以檢查封裝和組裝後是否存在缺陷。

從本白皮書深入瞭解 3D IC 的可測試性解決方案

本文說明了一個細膩的 IEEE 1838-2019 可測試性設計 (DFT) 實作。3D DFT 解決方案在許多方面都是階層式 DFT 方法的延伸,但需要額外考慮一個層次級別 — 堆疊層級。

Share

相關資訊

Intelligent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is helping deliver the digital twin for production machinery
Webinar

Intelligent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is helping deliver the digital twin for production machinery

Watch this webinar demonstrating the power of Simcenter and a comprehensive digital twin in industrial machinery using an example from a production machine.